重庆铭博医院中医匡建华指出,原发性肝癌作为一种隐匿性较强的恶性肿瘤,其起病往往不易察觉。许多患者在肝病随访或体检普查中,通过AFP(甲胎蛋白)检测及B型超声检查偶然发现肝癌,此时患者既无明显症状,体格检查亦难以发现肿瘤本身的体征,这一阶段被称为亚临床肝癌。然而,一旦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前来就诊,其病程往往已进入中晚期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不同阶段的肝癌,其临床表现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。
在肝癌的早期阶段,由于肿瘤尚未对周围组织造成显著压迫或破坏,患者往往无明显不适。但随着病情的进展,肝癌的症状逐渐显现,其中肝痛、乏力、纳差(食欲不振)、消瘦是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。这些症状不仅反映了肝脏功能的受损,也体现了中医理论中的“正气亏虚、邪气内盛”的病理状态。
肝痛是肝癌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,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肝气郁结、瘀血阻滞所致。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可因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但总体上呈现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钝痛、刺痛等不适感。
乏力则是肝癌患者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,中医将其归因于脾气虚弱、气血生化无源。由于肝脏在中医理论中主疏泄、藏血,其功能受损必然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进而引发全身乏力等症状。
纳差则是肝癌患者消化功能受损的直接体现。中医认为,脾胃为后天之本,主运化水谷精微。肝癌的发生导致脾胃功能受损,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,引发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消瘦则是肝癌患者长期营养不良、恶病质状态的直接后果。中医认为,消瘦是由于正气亏虚、邪气内盛所致,是病情恶化的重要标志。
综上所述,重庆铭博医院中医匡建华强调,原发性肝癌的分期与中医视角下的症状表现密切相关。通过细致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症状表现,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检查手段,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肝癌的病情进展和预后情况,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