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铭博医院匡建华院长指出:中医可以治疗黄疸,并且其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显著的,但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,不能单独达到根治的目的。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,导致皮肤或黏膜出现黄染现象。中医治疗黄疸的方法多样,主要包括中药治疗、针灸、按摩等,旨在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环境,促进胆红素的排出,从而达到缓解黄疸症状的目的。
中药治疗黄疸
中药治疗黄疸是中医的传统方法,根据黄疸的不同类型和病因,采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。例如:
阳黄:热重于湿证时,治宜清热通腑、利湿退黄,可用茵陈蒿汤加减;湿重于热证时,治宜利湿化浊运脾、佐以清热,可用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;胆腑郁热证时,治宜疏肝泄热、利胆退黄,可用大柴胡汤加减;疫毒炽盛证(急黄)时,治宜清热解毒、凉血开窍,可用《千金》犀角散加味。
阴黄:寒湿阻遏证时,治宜温中化湿、健脾和胃,可用茵陈术附汤加减;脾虚湿滞证时,治宜健脾养血、利湿退黄,可用黄芪建中汤加减。
此外,还有一些具体的中药方剂和食疗方法被用于治疗黄疸,如葶苈子、南瓜皮黄柏汤、茵陈金钱草粥等,这些方剂和食疗方法通过不同的药物组合和煎煮方式,达到清热利湿、退黄的效果。
针灸和按摩治疗黄疸
针灸和按摩也是中医治疗黄疸的常用方法。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,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,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出。按摩则可以通过揉按腹部和背部的特定穴位,改善肝胆的血液循环,缓解黄疸症状。
注意事项
虽然中医治疗黄疸有一定的疗效,但并不能单独达到根治的目的。对于黄疸症状较严重的患者,还需要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法,如药物治疗、蓝光照射等,进行综合治疗。同时,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调整饮食习惯,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,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,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避免过度劳累。
综上所述,中医可以治疗黄疸,并且其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显著的。但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,并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