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与胃溃疡的症状区别主要体现在疼痛规律、伴随症状及疾病进展速度上。胃癌早期可能仅有上腹隐痛或消化不良,后期可出现消瘦、呕血、黑便;胃溃疡则以规律性餐后痛为主,较少伴随全身症状。
胃癌的疼痛多呈持续性且逐渐加重,与进食无明确关联,服用抑酸药物效果不佳。随着肿瘤进展,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下降、体重骤减、贫血等消耗性表现。部分患者可触及上腹部包块,晚期可能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腹水。胃溃疡的疼痛具有周期性、节律性特点,常于餐后1-2小时发作,进食或服用抗酸剂可缓解。溃疡出血时虽也可出现黑便,但一般不会导致进行性消瘦或恶病质。
胃溃疡症状反复发作超过10年者需警惕癌变可能,此时疼痛规律可能改变,抑酸治疗效果下降。胃癌高危人群如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、有家族史者、萎缩性胃炎患者,即使症状轻微也应定期胃镜筛查。两种疾病均可出现反酸、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,单纯依靠症状鉴别存在局限性。
建议40岁以上人群出现持续上腹不适超过2周时及时进行胃镜检查,胃溃疡患者应按疗程完成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并定期复查。日常需避免高盐、腌制食品,戒烟限酒,出现呕血、柏油样便等报警症状须立即就医。

        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