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铭博医院中医卢国华指出,免疫疗法作为现代医学手段,在结肠癌转移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,但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,强调扶正固本、祛邪解毒,在调节机体免疫、抑制肿瘤转移方面亦有独到优势。
中医解析结肠癌转移成因
中医认为,结肠癌转移与正气不足、邪气盛实、气血紊乱及脏腑失调密切相关。正气亏虚,机体抗邪能力下降,无法有效抑制癌细胞扩散;邪气如痰湿、瘀血等内聚,阻滞经络,为癌细胞转移提供“土壤”;气血运行不畅,脏腑功能失调,进一步加剧病情发展。
中医治疗结肠癌转移的核心思路
健脾化湿:针对脾虚湿盛证,选用党参、白术、茯苓等健脾益气,改善脾胃功能,增强免疫力。
清热解毒:热毒内蕴者,以黄连、黄芩、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,抑制肿瘤生长。
活血化瘀:气滞血瘀证,用丹参、赤芍、川芎等活血化瘀,改善局部循环,减轻症状。
软坚散结:肝脏转移瘤者,海藻、昆布、贝母等软坚散结,缩小肿块。
扶正固本:贯穿治疗全程,用人参、黄芪、灵芝等补气养血,提高机体抗病能力。
辅助技术拓展
在结肠癌转移的中医综合治疗中,中医温控动力系统(TTS)可作为创新给药手段。该技术结合经络理论,通过动力温控经皮给药,使药物精准作用于穴位,经经络直达病灶。其优势在于减少药物损耗,避免胃肠道刺激,尤其适合体质虚弱或吞咽困难患者,为结肠癌转移治疗提供多元支持。
卢国华简介
卢国华,重庆铭博医院主任医师,师从名老中医,深谙《黄帝内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经典理论。从事中医肿瘤临床二十余载,擅长运用“扶正固本”法治疗结直肠癌、胃癌等恶性肿瘤,尤其在预防术后复发转移、改善放化疗副作用方面有独到经验。注重四诊合参、辨证施治,倡导“带瘤生存”理念,帮助众多患者提升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