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铭博医院中医卢国华指出,肝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,其早期发现与准确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至关重要。在中医理论体系中,肝癌的检查不仅仅依赖于血清学标志物等西医手段,更注重从整体出发,结合患者的体质、症状、舌象、脉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。然而,为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,提高诊断的准确性,中医也会借鉴一些西医的检查方法,但更侧重于其背后的中医辨证思路。
在肝癌的检查中,虽然甲胎蛋白(AFP)及其异质体(如Fuc AFP)等血清学标志物在西医领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,但中医卢国华强调,这些指标的变化应与中医的辨证施治相结合,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。例如,AFP-N-L(LCA非结合型甲胎蛋白异质体)在肝癌患者中的含量变化,虽然可以作为西医诊断的一个参考,但中医更注重的是这一变化背后所反映的患者体质、病情虚实以及邪气盛衰等中医病机。
中医卢国华进一步指出,在肝癌的中医辨证检查中,除了关注血清学标志物外,还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。如患者是否出现肝区疼痛、黄疸、消瘦、乏力等症状,以及这些症状的轻重程度、持续时间等,都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。同时,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象(如舌质红绛、舌苔黄腻等)和脉象(如弦脉、细数脉等),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、气血状况以及病邪的性质,从而为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。
此外,中医卢国华还提到,在肝癌的检查中,还应注重与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结合。虽然这些技术本身属于西医范畴,但中医可以通过影像学资料,了解肿瘤的位置、大小、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,为中医的辨证施治提供更加直观的依据。
综上所述,重庆铭博医院中医卢国华认为,肝癌的中医辨证检查思路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、症状、舌象、脉象以及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等多方面因素,以全面、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,为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。